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道教文化
仙话民俗
修真养生
道教仙乐
道教文学
 
修真养生
太极真人青精乾石䭀饭
 


太极真人曰:夫受生炁于五谷者,结胎育物,必抱谷气之流精也,含真万化,亦陶五谷之玄润也。若子寄形于父母,将因所生而摄其生矣。不缘所生之始本,而顿废其所因者,未尝不枯竭于偏见,断年命以雕伤乎!当宜因其所由,顺其精源,凝涤柔和,微而散根,使荣卫易炼于日用,六府化谷于毫渐也。故因谷以断谷者,乃卫明之良术,缘本以去本者,乃摄生之妙迹耶!于是扇南烛之东晖,招始牙之硃灵,五液夷泯,关百通盈,神乐三宫,魂柔魄宁。复以晨漱华泉,夕饮灵精,鸣鼓玉池,呼吸玄清。华腴童于规方,胃满填乎空青。所以千算一启,寿随年荣,岁与药进,飞步仙庭也。服尽一剂者,命不复倾,五云生身,体神气清,亦能久食,百关流亭。亦能终岁不饥,还老反婴。遇食即食,不食即平。真上仙之妙方,断谷之奇灵矣!


以上所述的就是太极真人的青精乾石䭀饭。太极真人青精乾石䭀饭上仙灵方最早记载在陶弘景祖师所著的《登真隐决》里,被称为“太极真人青精乾石䭀饭上仙灵方”,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中就有记载:“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。青精乾石䭀饭流传到仙现代有诸多名称,如“䭀饭、青精饭、乌饭、乌米饭、神仙饭”江苏部分地区还称“孝子饭”。

在历史流传最广的是青精饭的称呼,唐代诗人杜甫在《赠李白》“岂无青精饭,使我颜色好。” 唐代诗人陆龟蒙写有:“旧闻香积金仙食,今见青精玉斧餐。自笑镜中无骨录,可能飞上紫雪端。” 赵翼曾摘录《放慵》诗:“道士青精饭,先生乌角巾”;黄庭坚诗云:“饥蒙青精饭,寒赠紫驼尼。”对青精饭描述的锦言佳句甚多。《登真隐决》记载青精饭基本原料是南烛叶和粳米。粳米以“豫章西山青米和吴越青龙稻米”为最佳,“青米理虚而受药气”,南烛叶又名乌饭树(草),可以入药,功效是益精气,强筋骨,明目,止泄。


制作方法简单,先把新鲜采摘的南烛捣成汁加净水烧开,去除杂质,自然放凉,再将生白粳米浸泡在其中,米的颜色变成墨绿色为浸泡成功,然后上锅蒸熟自然乌黑发亮、香气宜人即可食用。青精饭有一个名字叫䭀饭,其意思就随时都可以方便食用,也有迅速食用之意。这种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,经过反复加工,可以制成质地紧密坚硬、颗粒细小的干粮,便于云游携带。

具体方法是将南天烛叶汁浸过的白米蒸熟之后在阳光下暴晒,让饭粒脱水,然后再次重复浸叶汁、上火蒸、晒干的程序,如此反复九次(九蒸九晒),饭粒就会收缩成一颗颗硬如干石的黑色小粒。道士将之作为干粮携带上路,需要时,只要取出一碗,在锅中重新蒸一下,青精饭就会回软,不仅变得绵糯适口,而且有一种特殊的甘香味道,条件有是干吃也是味道香脆。可想而知青精饭一直以来就作为道家独门食品,被修炼者们食用,由此可见青精饭就是道士在一千五六百年前发明出来的“速食方便米饭”。


青精乾石䭀饭在《登真隐决》中还有诸多制作方法,这就不一一介绍了。历史的演变中也被民间大众接受,特别是在清明祭祖是最主要的贡品,也是清明应节食品,所以有孝子饭之称。青精乾石䭀饭逐渐被佛教接受,逐渐演变为供佛之上品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有记载:“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,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,以供佛。”青精饭主要最早记载在陶弘景祖师所著《登真隐决》中,陶弘景祖师一生大多数时间在茅山修行,至今茅山元阳观对青精乾石䭀饭做法还保留古法,结合现代先进的保存工艺,已经把青精乾石䭀饭打造成茅山道教特色旅游产品,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,使祖师所传经典名方在现代社会继续惠及普罗大众。

(蔡历源道长 提供)

 
友情链接: 茅山道院文化网    道教之音    上海道教    北京市道教协会    龙虎山道教    老子文化网    中国道教协会    江苏民族宗教    国家宗教事务局   
版权所有:江苏省道教协会 苏ICP备20025918号-1 
协会地址:南京市鼓楼区匡芦新村8号同德大厦  邮编:210024 南京网站建设